民俗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它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口碑之中,传承着我们民族数千年以来延续至今的文化血脉。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是一个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国,又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域,各民族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宗教信仰、社会结构等等许多方面千差万别,千姿百态。不同的地理坏境,人文历史和生活习惯养育了各族儿女,形成了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风土风情。
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千百年来,生于斯,长于斯,奋争于斯的内黄人民,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热土上,经历着苦涩与欢乐、灾难与幸福、失望与憧憬,养成了男耕女织,节衣缩食,勇敢刚强,敦厚善良的淳朴民风,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的生产、生活之习俗,植根于内黄,汇流于豫北,融合于中华。经内黄人世世代代锤炼、淘洗和传承,呈现出斑斓缤纷,别具风格的面貌,积淀着厚重深邃的蕴涵,凝聚着内黄人的性格和内黄精神,是内黄人彼此认同的重要标志,其中有不少部分现在还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
民俗就是人们身边的事儿,已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触手可及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与人如影随形。内黄民俗中节日的隆重、婚姻的喜庆、生育的神圣、丧葬的庄严,使人生的平缓发展中不时有一抹闪亮之光,直到生命之烛终于熄灭。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仍始终处于民俗环境之中。
节俗是先人在长期社会活动过程中适应生活、生产的需要和欲求创制,传承而来。内黄的节俗活动往往蕴藏乃至呈露着值得玩味的生活气韵,例子掇捡不尽:旧历新年的贴春联、放鞭炮、供家堂、拜大年;元宵节的打灯笼、点灯盏和偷灯盏、抬石头神;清明节的上坟、插柳、摊煎饼以及七夕节的乞巧,中秋节的拜月……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成为内黄民间岁月旅途中的欢乐盛会。
众所周知,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的一个最基本成就,就是证明了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神灵是不存在的。而在内黄民俗中却有一个异彩纷呈,神秘莫测的神仙世界,其中有辉煌的天宫,阴暗的地狱,清冷的月宫,还有庄严的西方净土和绝妙的有灵万物以及无数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即使人们已从有神论的长期桎梏之下解放出来,仍不时回味和憧憬着精美绝伦的神仙世界。
还有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民俗,顺应四时的生产民俗;精妙绝伦的传统工艺,娱神娱人的民间娱乐;随处可见的吉祥物,脱口而出的吉利语;打拱作揖的旧礼节,神秘莫测的老黄历……构成了光辉灿烂的民俗画卷。无须一一赘述,便可见内黄民俗的浩繁绚丽,博大精深。可以说,内黄民俗是当之无愧的民间瑰宝。
中国社会历来以农为本,内黄地处平原,一抹苍穹下皆肥田沃土,更是世代农耕。内黄民俗便是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在众多的民俗事象中时时处处打上了农耕文明的烙印。如生产中的依节气安排农事和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节气、农事、气象谚语,以及配合节气变更和农事生活应运而生的节日、庆典,为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举行的祭祀等等。这一特点深深浸透于民众生活生产的民俗观念里,从中感受到神圣、欢乐和对幸福祥宁的祈盼。
民俗是我们的文化根基和文化情结,也是激活文化发展的酵母。它诗意地栖居在我们辽阔的乡村,而且大都在活态传承,有些还因其“强势”而巩固和加强了其文化地位。婚嫁和丧葬礼仪虽有演变和革新,但每一个环节都有传统民俗的影子即使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和城市化的市井生活中也深深地烙印着民俗的胎记和乡村的记忆;即使再时髦再另类的年青人也仍处在民俗的环境中,不自觉地成为他原本不熟悉,不赞同的民俗事象的承载和传播者。
改革开放大潮和市场经济的涌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社会文化的多元化,毕竟对以农耕文明为基础,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古老民俗产生了强烈地冲击,使其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这种冲击面前表现得极为脆弱。以家长尊严和封建伦理为灵魂的传统家风逐渐崩溃;使用了上千年的传统农具,在十几年或几年的时间里就被淘汰,许多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在消逝,一千一百六十一平方公里的内黄大地上,已很难找到一头会干活的耕牛……当然,这并不足惜。然而人情被摩天大楼和鸽子笼式的楼房阻隔的日趋冷漠,生活与工作的模式化、机械化、城市化使人们远离了自然和土地,我们的节日被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冲击得七零八落,一些熠熠生辉的优秀民俗文化正面临消失,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了。
发稿单位:内黄县史志研究室
通讯员:刘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