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黄民俗

内黄县县志办

2020-04-17 10:45:42


云上内黄图.jpg


内黄民俗

民俗是人们世代相传的流行于民间的生产生活风尚和习俗。由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流行并代代传承,是最贴近民众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它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又反过来规范于人民的行为和语言。同时,民俗具有民族性和区域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俗习惯;同一民俗在甲地是一种习俗,在乙地可能就是另一种习俗。这也就是内黄人所讲“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

内黄县地近梁鲁,“俗近梁鲁人”,是传统礼仪之乡。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由于受传统的儒家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内黄人民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朴实民风。民国《内黄县志》记载:内黄民风“重廉耻,崇礼让,先人后已。士勤学问,农尽地利。俗淳讼简,质直忠信。务本者众,不任商贾...”。这些都是历代内黄先民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一代一代内黄人的精神与行动。

在数千年的封建礼规教化之下,人们无论邻里之间、亲友之间、家族之间还是村社之间都讲究和睦相处、真诚相待,“知礼义、守规矩、举善行”被内黄人民公认为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但凡有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生子与寿诞、迁宅或移冢等活动,都有一定的礼规俗成。

邻里之间,内黄人也有乐善好施、邻里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远亲不如近邻”、“和为贵”、“遇事能忍则忍”、“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等与人为善的观念更被人们遵循为做人立身的规范。凡遇欺压乡里、称王称霸、作恶多端之辈,人们均斥而远之,耻与为伍。街坊邻居遇有天灾人祸或他乡客人在本地遇到难处,均慷慨解囊,热心相助。

内黄人还特别注重名声,经常讲“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凡不善不孝、偷窃奸淫、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者,一旦遭到公众谴责,就会名声扫地,终生甚或后代都在人前难以抬头。因此,内黄人宁愿自己吃亏受屈,也要保持自己的名节声誉。勤俭节约也是内黄人在长期的艰苦生活中养成的又一优良传统。历史上,落后的生产力、频繁的战事和频发的自然灾害,使内黄人意识到一丝一缕来之不易。灾荒之年糠菜半年粮,节俭维持度日。丰收之年仍要想着荒年,家有囤粮也要省吃俭用,以备不时之需。时至今日,多数内黄人还存在着“平时节俭多积蓄、以备急用不着慌”的思想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优良传统美德的熏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引导下,反映社会新风的人和事,诸如见义勇为、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尊师重教、捐资助学、好学上进、勤俭节约、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等方面的事例不断涌现,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76浏览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云上内黄客户端

立即下载